在老龄化加速背景下,养老护理人才的职业教育得到了中央和各地的高度重视,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当前我国养老护理从业人员规模和质量均难以满足老龄化进程带来的护理需求,这一矛盾将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更加突出。
有效扩大养老护理人才培养规模、提升培养质量,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至关重要的一项举措。藏象集团布局大健康领域多个垂直业务板块,从人才培养、健康服务、医疗投资等多个业务涉及养老康养产业。集团旗下藏象教育培训板块更是着力打造高水平、高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紧跟“十四五”政策号召,加快发展养老护理职业教育,补齐短板,为构建“老有颐养”的老年友好型社会做好充分准备。
养老护理职业教育取得重要发展
当前,无论是在政府方面的政策供给方面,还是在各培训院校和培训机构方面的人才培养方面,我国养老护理人才职业教育都取得了以下诸多进展:
01
不断释放政策利好信息
支持多方开展人才培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各部门先后制定十多项支持性政策,推动养老护理相关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
一是逐步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个部门于2019年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将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分别纳入卫生健康和养老服务发展规划。
二是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加快培养老年医学、老年服务与管理、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三是提高相关专业办学层次。2019年,国家明确提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要求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等项目实施过程中,向家政、养老、育幼等相关领域专业倾斜。
02
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培养体系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近年来,国家不仅从政策上持续输出对养老人才的重视,更是从社会市场需求多方面优化专业布局,加强师资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
一是发展养老护理专业集群。鼓励职业院校按照专业基础相同、服务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相拥的原则,重组专业集群。
二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和院校深度融合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三是推进医养教融合培养模式。明确企业依法履行职业教育的义务,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学校招生、专业设置管理、培养方案制定、质量评价等全过程。
四是实施技能“双证书”制度。将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纳入首批“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制度)试点工作。全国230所试点院校参与老年照护“双证书”试点项目,参与学生近4万人。
五是全面打通人才学历提升通道。中职、高职、大学院校开展联合分段培养。
面临紧迫形式,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国养老护理人才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改革不断推进,成效明显,但与新发展阶段我国面临的紧迫养老形势相比,仍然存在诸多挑战与不足。
01
养老机构人员能力参差不齐
难以满足社会普遍性需求
目前我国养老护理人员准入门槛与规范化管理水平均较低。住建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对硬件设施有明确要求,但对人员配备缺乏明确要求,民政部新出台的《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也未明确养老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配备要求和评价体系。
教育部门认证的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认证的养老护理员职业证书,均未成为养老护理从业准入资格。不同部门的认证管理导致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技能界定不统一,对于明确养老护理人员的培养目标比较模糊。
02
市场供需缺口较大
需大量专业的养老护理人员
我国护理人才供需紧张态势日趋明显。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管所课题组测算,目前全国有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2127万人,需要养老护理人员257万人。根据民政部最新发布数据,截至2020年10月,我国仅有30万名养老护理从业人员。
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老年人口就将超过3亿,而且此后护理需求旺盛的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比重将持续上升,养老护理人员缺口将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我国养老护理人才的职业教育供给非常有限。相关的专业中,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重心在培养养老机构管理,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主要面向一般性的家政服务需求。
开设护理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有限,由于养老护理工作强度大、待遇和地位各地不一样,护理专业养老护理方向吸引力低、招生往往没有像互联网行业、金融行业等存在优势,因此在开展具体培训过程中,实际培养人才难以满足需求。
03
藏象开展多年职业技能培训
完善育人机制,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藏象教育布局职业培训教育十余年,目前在全国有2000多家培训基地,与各地培训机构、医疗机构、大中专院校等建立深厚友好合作基础。在多年办学基础上,始终以市场供给需求为出发点,结合不同地区养老护理需求和可利用的资源,合理布局养老护理类、家庭服务类技能人才的培养。
尤其针对地方基层医疗、培训机构等,持续加大向老龄化程度较高地区配置优秀师资,将线下面授培训与线上直播培训相结合,从培训周期、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多方面重点把控。重点以养老护理、社区护理、康复护理、母婴护理、中医护理、养老护理、公共营养师、心理咨询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多渠道宣传,扩大招生,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推动养老护理专业集群发展。按照“底层共享,中层融合,上层互选”的思路实行模块化课程设计,实现专业群内课程、师资、实训等资源共建共享。
04
藏象打通“培训+就业+创业”模式
突出价值引领,增强育人实效